《四川师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川师范大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简介

   期次:第683期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建设成就斐然,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2012年建成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等,居西部同类学科领先水平。

学位点所在的文学院实力雄厚,曾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拥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巴蜀文化研究与传承教师团队”,建设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拥有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扬雄研究中心、四川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和“四川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团队”“四川濒危活态文献保护研究团队”两支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位点学科门类齐全,招收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美学等8个专业方向博士生,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宽广,具备人文社会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创新人才。

学位点团队力量强大,现有博士生导师30名,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者5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3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7名、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名、“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1名。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27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余项,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

学位点研究特色鲜明,坚持巴蜀特色,强化师范优势,挖掘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潜力,凝练形成中国古代文学书写方式的生成发展与传播研究、四川方言与藏彝走廊语言文化研究、比较视域下的中西方文艺美学研究、叙事文本理论的中国化研究、语文读写教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范式研究等5个特色研究方向,成果丰硕,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巴蜀文化研究传承重镇和四川卓越语文教育师资摇篮。

数学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是学校最早成立的五个系之一,1946年开始招收数学专业学生,1952年成立数学系,1982年获基础数学硕士授予权,2006年获基础数学博士授予权,2011年获一级硕士授予权,2018年获一级博士授予权,2016年入选省双一流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2007年获国家特色专业,2019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分布均衡,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著名拓扑学专家刘旺金教授、几何学专家马志圣教授、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教授等数学家曾长期执教于学院。学院现有教师12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51人,教授30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名。其中“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四川省名辅导员1人。

自办学以来,学院培养了数学史专家、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四川大学教授章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山大学教授毛蕴诗,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贵州省兴农中学创始人蒲邦顺,全国模范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教育学


本学科于201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5年获批建立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是四川省唯一的教育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位授权点依托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进行建设。现有在校博士生及博士后78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导22人,导师组成员有教授20人、副教授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

本学科依托西南多元生态系统和汉、彝、藏、羌等民族文化资源,以发挥教育之国家共享文化建设和文化多元共生的和平功能为目的,引入文化分层理论,探究跨文化模式和不同发展条件下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独立的科研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教育研究者,服务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

本学科点基于契合多异质性区域特点、落实学校办学定位和营建学科特色三个原则,设置多元文化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和学前教育等方向。

本学科点“跨文化、跨区域”教育理论特色鲜明,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

本学科点目前与欧美、澳洲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中国史


中国史一级博士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历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学科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学”,省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成都市首批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学科平台,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等4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以段渝、王川、汪洪亮、刘开军为方向负责人,多人出任全国性的学术研究会副会长。该学科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数十项,在中华书局、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重要出版机构和《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民族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较重要影响。该学科形成了长时段、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特色,注重总体史和中华民族史研究;形成了巴蜀文化、南方丝绸之路、康藏研究与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少数民族抗战与抗战大后方等为主要内容的西南区域研究优势,关注边政与边疆学术史、红军长征与中国革命文献。

心理学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历史积淀深厚,可追溯至1950年代老一辈心理学家刘绍禹、罗忠恕等,现学科带头人李红教授是国际著名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开设心理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03年获批发展教育心理学硕士点,2018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包含发展与教育、情绪与健康、社会与管理、学习与记忆、教育神经科学等学科方向。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博导9人、硕导35人,长江学者1人(双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双聘)、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人才9人,省教学名师1人。近3年主持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省基金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20部,在SCI/SSCI、心理学报等高级别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

依托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心理学院以及多个省级平台,建设了20余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总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西门子Prisma3T磁共振、ERP脑电系统(7套)、近红外成像仪(3套)、眼动仪(2套)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脑科学与心理学科研设备,是中西部最强的脑与心理科学教学科研机构之一。

化学


化学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自1952年开始招收化学专业本科生,2011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不断聚焦优势、凝练特色,形成了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无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化学、纳米催化与理论计算、环境污染控制化学四个特色研究方向。学科现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8人,具有高级职称75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6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科技菁英”入选者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振峰担任名誉院长,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担任客座教授。

育人成效显著。学科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培养了以李言荣院士、唐勇院士等为代表的杰出人才。近5年研究生人均发表SCI论文1.2篇,获“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

学术成果丰硕。学科现有“四川省院士工作站”、“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四川省工程实验室等学科平台。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31项,获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其他省部级奖项3项,在JACS、Angew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

 

物理学


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分别为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和计算物理,分别设立了磁性材料实验研究中心、量子物理研究所、激光传输与光场调控实验室和计算科学中心四个科研实体作为支撑,持续支持建设了稀释制冷机、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大型科研设备,引进了十余名优秀博士全职加盟,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博士后创新基金获得者,2021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开创了学院新高。博士点建设坚持“全院支持,导师负责,严进严出,质量第一”的原则,从生源关、入口关、培养关和出口关四个方面进行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学校经费和政策支持,制定优厚的奖助政策,着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广泛宣传:在博士招生前,博士生导师到同等层次的兄弟院校作招生宣传,吸引博士生后备生源。(2)严把入口:在博士招生时,合理设定招生人数,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以质量优先、兼顾数量为导向。(3)导师负责:在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导师负责制。通过组建导师团队,开设一系列高水平的博士层次专业课程,夯实学科基础。(4)规范培养:在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规范、毕业论文的送审、毕业答辩等环节上,坚持博士毕业的高标准要求。对博士生培养质量优秀的导师,在后续招生中予以名额倾斜。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492次访问,全刊已有555565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