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与时间同行 复古籍芳华

——记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古籍善本修复工作室李怀宇老师
   期次:第662期      


编者按: 我校古籍部藏书以文学、 历史学、 方志类为收藏重点和特色, 共收藏古籍 10.5 万余册, 其中善本 1.5 万册, 普通古籍 9 万余册, 主要涵盖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 自 1983 年开始, 图书馆针对所藏古籍逐步开展全面普查工作, 并编制卡片目录, 对部分古籍进行修复。 进行修复的专家老师与寂寞为伴, 摒除纷杂, 倾尽耐心, 遵循自然。 近年来, 学校加大了对古籍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 古籍保护的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繁琐中消磨时光 做历史的修复

古籍的修复要经历鉴定年代和破损程度、制定修复方案、进行修复和保存四个过程,其中修复阶段最为繁琐,需要修复人员耐得住寂寞,倾尽耐心。

古籍修复室的李怀宇老师介绍到,古籍的损坏大致分为烬毁、虫蛀、霉菌腐蚀、撕裂及纸张老化等五类情况,其中根据霉变的程度又有絮化和砖化两类。针对不同的破损形式,修复人员会采用不同修复手段和修复工具,以免古籍在修复过程中遭到二次破坏。针对纸张损坏较大的书籍,会采用“金镶玉”的修复手法,即在原页后面夹一张碰页,为了美观将增加原页上、下留白的宽距,更好地保护古籍;而撕裂的古籍则采用“ 补裂口”的方式,使古籍恢复如初,修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补纸与裂缝之间不能超过1.5mm,为此,需要修复人员在修复后用小锤敲打修补的地方,直至古籍平整如初。谈及古籍的砖化和絮化,他挑了挑眉毛,略带感叹地说道:“ 有一次我修复一本已经砖化了的佛经,整整用了半年时间。”

古籍的修复还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这对书的版式、版框的测量和纸张的材质、厚度、颜色都有严格要求,这是后世鉴定书籍年代的重要标准之一。李老师回忆到,当初修复镇馆之宝中的《明伦大典》的时候,由于其纸张材质比较特殊,修复用的纸张是特意从贵州买回来的白棉纸,厚度是0.5mm,但是古籍的纸张厚度仅为0.4mm,为了使纸张厚度达到要求,需要用砑石打磨掉纸张上多余的纤维和灰尘,一张纸需要花掉一上午的时间。而现在他正在修复的《金史》则需要调整补纸的颜色,他还调侃到:“有时工作渴了我就把用来染色的红茶水喝掉。”

从根本上“医治”古籍 做合格的“书医”

古籍善本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 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应该妥善地珍藏, 以保存它的价值, 延长它的寿命。

不管是古籍善本还是现代书本, 在书库里放置久了都会引来一些蛀书虫,这是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 那些成虫会钻进书本中不断繁衍后代, 破蛋而出的幼虫终日以书为食, 日久天长,书本上便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蛀洞。 李老师补充道: “虫子的蛋壳, 以及它们死后的尸体在腐烂的过程中会把书本的纸张一点点地腐蚀, 造成极大损坏。 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 ” 此外, 空气湿度和光线也是影响书籍存放的重要因素。 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 其吸水性极强, 遇潮则会吸收空气水分, 逢燥则被空气吸取水分, 在这一潮一干的过程中, 纸张会被逐渐酸化, 从而破损; 而长久暴露在强光中则会使古籍纸张变质黄脆, 触手即碎。

图书馆针对以上种种善本保存的隐患, 建立了封闭式的古籍书库, 并于每个书库中配备了樟木柜、 恒温恒湿系统以及先进的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同时书库也常年保持着昏暗的光线, 避免强光对古籍造成损害。 李老师扫视着已经入驻书库的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 露出欣慰的笑容: “它们的入驻, 相比以前,给我们增添了不少安全感。 ”

将经验移植到现代书籍 做师生护书的师者

世人常说 “古为今用” 这个词, 比如《孙子兵法》 的理念至今深深影响各国军事家们的思想; 现今社会中的礼仪、仁爱、 以及民为先等思想都出自于儒家思想; 同样古籍修复的经验也可以用于保护现代书籍。

在校园中, 书籍是师生学习中的好伙伴, 但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很容易使书造成损害, 最常见的有淋湿、 发黄变脆等情况。 李老师告诉笔者, 假如书本被水淋湿, 切记不可暴晒, 可以先用面纸夹住书页, 待纸张干燥至七八成时,再用装着热水的水杯再纸面上熨一下,可以缓解书本皱褶, “这个就像在家里的熨衣服一样” , 他打趣道。 他还说, 平时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 在书柜里适当放一些小苏打等碱性粉末, 中和空气中的干湿度, 防止书页发黄变脆; 放进一些灵香草 (芳草植物) 会有很好的杀虫效果。

以终身学习为信念 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是李老师十年修复生涯的真实写照。 李老师谈到, 我的初心就是希望自己能一步一步地跟上历史的步伐, 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一间屋子, 一个人, 一个镊子, 一杯浆糊,一张纸, 他修起一张又一张中华文化的保护膜。

采访那天, 他围着围裙, 手拿镊子,桌上摆着正在修复的 《金史》 上册, 抬起头笑着说道: “在我眼中, 这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了, 它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他在日常修复时, 会戴上耳机听着喜欢的歌, 偶尔还会哼上几句, 与窗外的鸟鸣合唱, 这样工作室就开始热闹起来,不会显得过于寂寞; 遇到修复难题时,便约三五好友喝茶聊天, 在闲聊中商讨解决方法, 分享修复经验; 午后休闲时,便去古籍市场逛逛, 时常能目睹一些民间高手的修复技艺, 带着成功 “偷师” 的喜悦归家。 对于李怀宇的再次登门拜访, 民间古籍修复工作室中的李小英高兴地说: “李老师经常过来和我们一起交流经验, 相互进步, 在修复工作中也帮了我们不少忙, 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便利。 ”

李老师在熬制浆糊时用坚毅的语气说道: “古籍修复没有做不到的, 只有想不到的。 ” 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 “终身学习” 的信念。 从辗转各省市的专业培训会到如今的与各大高校古籍修复工作者的交流、 走访民间修复高手的工作室, 再到不断地填充自身理论知识储备, 他始终不忘修复初心, 牢记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

现如今,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古籍善本的保护工作进行地非常顺利, 使得每一本书籍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 “休养” 。 此外, 介于我校丰富的古籍收藏数量、 较高的收藏质量、 鲜明的收藏特色、 完善的保护条件, 我校于2013 年被国务院批准授予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的称号, 在四川省高校中仅有我校和四川大学两所高校获此殊荣。

(本报记者 庄芸蕾 程慧钰)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5309次访问,全刊已有556282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