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围炉煮茶寻常事 文脉传承家国魂

——从民俗学教研的视角领悟习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期次:第636期   作者:余娟   

2018年 5月 2日上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 与广大师生共话青春理想, 为高校建设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 情真意切、 语重心长的重要讲话, 不仅在北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也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且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 ” “国势之强由于人, 人材之成出于学”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人才培养, 关键在教师” , 并从爱国、 励志、 求真、 践行四个方面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具有执着的信念、 优良的品德、 丰富的知识、 过硬的本领的要求。 作为教授民俗学的一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来讲, 我也在会后不断思考如何以民俗学的教研工作践行习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精神。

润物无声 爱国效国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 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 最好的教育就是 “从生活中学习”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民俗学是教育与生活相融合的代表性课程。 它面向生活、贴近生活的学科特征, 落实了 “让教育回归生活” 的精神诉求。当然, 民俗学教学并不是简单表达, 它通过教师叙事和生命感悟, 能传达一种生活理想和文化诗境。 中国民俗文化是我国的根脉文化, 它传递着 “天人合一” “执着现实” “包容互生” 的民族文化基因, 凝聚着各民族的生活智慧和生命追求, 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彰显和社会发展的有力纽带。 因此, 对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也是 “润物细无声” 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通过领略中国民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能唤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追求渴望, 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从而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强大和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元一体 美美与共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希望青年们爱国爱民。 在民俗学教研的视野下, 如何践行呢? 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老先在1994年提出了 “多民族一国民俗学” 的重要命题。 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是 “和而不同” 。 给历史学专业学生教学中, 引导他们深化对于民族的认识是切入点之一, 即在多元一体的语境下对不同的民俗文化模式和不同民族的互动过程中, 形成一种思考, 使得他们能够在对人类生态与长期历史的了解中, 进而建立一种反思性的历史新知。 另一方面, 在文化多元和文化竞争的格局下, 引导他们认知古老农业文化的文化精神 (如二十四节气) , 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形成一种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的价值理性, 实现爱民的要求。

辨风正俗 田野悟真

田野民俗志是民俗学任务的担当, 也是学生获得民间知识的重要平台。 民俗学强调把田野作业作为学者的成年礼。 田野, 表面是异域的神奇和新颖, 实际充满着艰辛, 触及彼此的禁忌和伤疤。 在民俗学的实践教学中, 要求学生在田野中写好材料文本过程记录和寻找材料间的逻辑关系, 将故事文本与事件感悟结合。反思自己的阐释和当地的视角, 让学生在田野中辨风正俗, 保持对当地的陌生感。 如对家乡民俗的调研中, 不仅关注家乡范围的事情, 也以超越区域与熟悉的视角审视它在文化整体中的地位和角色, 实现求真学问, 练真本领的要求。

走向自觉 知行合一

民俗学教学即是生命教育的过程, 也是回归生活之旅。 民俗学不仅在于完整知识体系的教授, 更在于生活与生命的实践。 民俗学面对现实生活, 而生活的本质是去优雅而从容地面对各种繁琐与纠缠——欢乐与无奈、 沉重与虚无、 确定与随机、 苦难与希望。 民俗学的知行合一要求学生——投入而抽离。 引导他们看到天地宇宙、 人性自然与自己生命的联系, 又跳出自己的时空, 感悟到日常生活世界琐碎和繁复的意趣。 在每日的一菜一蔬中创造生活美学, 在节日时令中体悟家国, 在非遗传承中创意未来的文化遗产。

教育是心灵交流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 “人只能由人来建树, 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 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 才干只能由才干来培养” , 习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导, 带给我一种神圣感, 也有一种无以名状的重负——作为 “大学理念” 的传承者, 我该如何做个引路人呢? 它也给我新的启示: 中国民俗学的教学不仅是开启学生文化自知和文化传承之旅, 更是教师重塑教育自觉与道德自律的自省之旅。

(作者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505次访问,全刊已有556379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