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

   期次:第625期   作者:段永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回眸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最新表述,是一个既符合当今中国现实又具有未来指向意蕴的精准判断,其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明党的全新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伟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作为伟大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新时代执政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也向国人和世界重申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鲜明价值立场。
  二、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社会主要矛盾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最为直接地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层面。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8000 美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220 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可见,“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成为历史性结论,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重新界定是非常必要、及时准确的。
  三、顺应中国人民更加广泛和多元多样的生活需求。2016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 20%—30%的富足标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当下人民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美好生活”不仅包括吃饱穿暖,更是吃好穿好行好住好);另一方面,人民需求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硬需求”,而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软需求”。新生的“软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全方位的社会保障、自身权益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清洁的空气、高质量个性化的商品、经济实用的公共产品等。如,当下风靡中国的共享单车,已与当年的自行车意义完全不同,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创新,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环境和闲适生活的重新审视和更高要求。
  四、提供制定新时代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报告四次提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沿海和内陆发展不平衡;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人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不平衡;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不充分;收入水平不平衡。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直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我们制定新时代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明确工作重点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许多新要求。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同时,我们还要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成熟和认识上的自觉。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艰巨任务,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必将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也将成为中国社会向现代化更高阶段过渡的主要推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讲,解决主要矛盾就是撬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支点,也是中国引领时代、推动世界的关键节点,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作者系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066次访问,全刊已有557403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