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 《论语》 看孔子的 “生死观”

   期次:第621期   作者:孙佳佳   

  人是必然会死亡的存在,我们无法抽离“死”来论“生”,问题在于如何认识“死”。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得从《论语》说起,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通检《论语》,我们发现,不论是孔子还是其弟子,他们都在竭力追求“仁”“礼”的境界。全书较多关注现实,关心人如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与《庄子》等先秦典籍相比,《论语》中关于人之死亡的记述确实较少,但亦非全无。
  《雍也篇第六》记载了伯牛之死,“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把冉耕视为德行殊胜之人(见《先进篇第十一》),而其又罹患不治之症,前往探视时,不禁深感怜悯而且哀恸,故孔子说道“命也”。夫子此处所谓的“命”,乃是导因于“斯疾”。“亡之,命矣夫”一句,是孔子针对原本不该有或者不希望有,然而却确实即将发生的事情,以为其超越人的智慧所及,是人力所无可奈何的命运,发出的慨叹。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子夏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此处所谓的“死生有命”,我认为可以将其理解为前述的“命矣夫”。因为这其中存有孔子所谓死亡乃非人力所能左右这一理解;而孔子对不可抗拒的“死亡”表现出的最大慨叹,恐或是面对颜回之死时。《论语先进篇第十一》“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填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以上由《论语》中关于孔氏两位门人之死的记载,我们可以明白孔子将死亡理解为超越人之能力者。伯牛和颜回之死,本来就不是因为已届高龄、全其天寿这种寻常死法,更何况,孔子曾说颜回“不幸短命死矣”。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并不是将周遭所有人的死亡都视为是难以理解而且难以接受的事,只是借着伯牛和颜渊之死,清楚地意识到死亡是一件不可抗拒的事情,以及意识到这其中存在着所谓的“命”,或者说“天”。
  《论语》中记载孔子病重状态时的话语有两处:《述而篇第七》“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子罕篇第九》“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午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两则记载中子路为病重的孔子所做的事恰恰为孔子所排斥。《子罕篇第九》中孔子对子路这种欺骗的行为甚为反感;《述而篇第七》中孔子虽然不否定“祷尔于上下神祇”这一做法,但很明显,子路与孔子对“祷”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孔子遂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
  综上,孔子的生死观是生而合乎仁礼、死而顺乎天命。
  (作者系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学生)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582次访问,全刊已有5565071次访问